最严禁酒令经得起舆论质疑吗东南网
2022/9/2 来源:不详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291113.html
近日,甘肃省庆城县印发了《关于禁止公职人员饮酒的规定(试行)》的通知,该“禁酒令”第四条明确规定,公职人员不论是正常上班还是节假日值班、执勤或工作日八小时外一律禁止饮酒。“工作日八小时外禁止饮酒”,这则“霸气侧漏”的禁令经媒体报道之后,立刻引起了舆论广泛质疑。舆论普遍认为庆城县的“最严禁酒令”以“一刀切”的方式禁止公职人员饮酒,于情于理于法都经不起推敲,有些过了。
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喝酒、都爱喝酒,但是每个人都有喝酒自由的权利。公职人员在八小时之外自掏腰包花钱喝酒,既不影响工作,也不是公款吃喝,在这样的情况下,禁止他们饮酒,政策的合法性在哪里?
公职人员手握公权,对他们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应该纳入监管,这没有错。需要明确的是,纳入监管的应该是违法乱纪行为,而不是正常的私人消费。如果一名公职人员下班自己掏钱买瓶酒喝都要受到停职处理,显然这样的规定,是有悖常理的,是经不起民众朴素公平正义观检视的。倘若这样的规定真要执行,那公职人员在中秋佳节、家人生日、春节等重大日子里,还能一起举杯吗?
另外,从操作层面上讲,这则规定很难落地。试问谁来监管公职人员八小时之外的饮酒行为呢?靠纪委的同志,还是靠“朝阳大妈”呢?不管靠谁监管,都必然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高企的监管成本;二是冒着侵犯他人隐私的风险。由此衍生出来的问题和矛盾,很可能比禁止公职人员八小时之外饮酒本身,还要多还要大。
再退一步讲,即便真有公职人员在八小之外饮酒被纪委查实了。可真的就能对公职人员进行停职处理吗?表面上看,是可以的,毕竟有地方出台的红头文件作为依据。但是,处罚结果一出,势必又会引起舆论一片质疑,让当地再次陷入舆情危机之中。另外,如果公职人员不认可处罚结果提出申诉,最终又当如何判定呢?
“禁酒令”的初衷是严管厚爱公职人员,但严管的前提的是把人“管用管活”,而不是“管死”。“禁酒令”要达到的效果是将公职人员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不是把人关进笼子里。如果跑偏了方向,走上了极端化的道路,制定的政策自然就经不起舆论质疑。
制定政策是极其严肃严谨的一件事情,出台之前一定要综合考虑各种情形和因素,进行科学论证,并征求意见。最怕的是,决策者只管政策制定,不管政策落实,只求“政治正确”,不顾工作实际,最终不仅导致政策无法落地,沦为一纸空文,当地还会遭到舆论批评,搞得一地鸡毛。(沈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