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赤城红马甲映红致富路
2022/9/17 来源:不详工人日报客户端11月30日电“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边”。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就处在董志塬腹地,过去这里守着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的地域优势,却戴着一顶“穷帽子”——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和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终于迎来了全县脱贫“摘帽”的决战胜利,今年2月,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说起庆城县的脱贫故事,赤城镇最为典型。赤城镇利用当地昼夜温差大、环境污染少的优势,积极种植“SOD奶蜜苹果”,赢得了良好口碑和市场认可,销量连年递增,一片片红彤彤的苹果树,为当地铺设了一条致富路。然而,说起苹果,就不得不说“红马甲”。
“今年苹果产量稳、品质好,预订价比去年要高,一年的辛苦没有白费。”赤城镇老庄村果农刘金虎家的苹果,今年又丰收了,亩产能达到斤,15亩地就能收入11万元左右。
“这几年国家的政策好,还有供电公司的‘红马甲’用心帮扶,我们终于翻了身。”刘金虎今年59岁,种了一辈子的地,却只能维持个温饱,“红马甲”是当地百姓对党员服务队的昵称。
赤城镇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中部地带,塬面支离破碎,川台狭小,山区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残垣沟壑状地貌给这里的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难度。以前农民的主要作物是冬小麦、高粱等,祖祖辈辈的山里人一日日劳作、一年年奋斗,吃尽了苦头,日子却过的紧紧巴巴。
后来,当地调整种植结构,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千方百计为农民增产创收。于是苹果走进了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接着,政府又推出一系列惠农政策,扶持鼓励苹果产业开发,随即庆阳供电公司也先后启动了农网“户户通电”、机井通电及中心村电网改造等工程。组织本单位党员和积极分子,建立“连心桥”党员服务队,主动承担苹果种植区的电力维护任务,积极开展“党建+保电”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从摘收到存储,从滴管到施肥为苹果种植户提供“一条龙”服务。
在工作的时候,他们穿上印着“党员服务队”的红马甲,活跃在田间地头,与周围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构成乡村田野一道靓丽的风景。电力扶持从根本上解决了果农的很多难题,苹果种植面积逐年提升,如今全镇果园面积3.97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1.9%,一跃称为该镇的支柱产业。
“每年春耕灌溉,供电所的党员服务队就来了,都穿着红马甲,离老远就能看见。”刘金虎说,“他们生怕哪眼机井不通电,通通给检查一遍,还把台区经理的名字和电话做成卡片贴在电表箱上,万一哪有毛病,一个电话马上就来。”
“每年苹果入库储存,都能看见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的人在那里,帮着检查输送机、制冷机的用电情况,盯得可紧了。这么多年了,从来就没有停过电!”刘金虎的儿子补充道。
以前,这里的苹果每年都在10月份集中销售,短时间内会造成苹果供大于求,引发恶性竞争、相互压价,既损害了庆阳苹果的形象,也损害了广大果农的利益。建了冷库后,冷库里储存的苹果可以在年前和春季到来后陆续上市,苹果价格稳定,果农收入有保障。
庆阳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曹昊天介绍说,“我们为了保证给冷库可靠供电,在冷库建设初期充分考虑到场所的特点,先后多次对这里进行勘查,组织人员进行设计。目前,这个冷库采用的是双电源供电,能够保证设备不停电运行。我们会不定期组织人员对冷库的用电线路设备进行全面巡视检查……”
今年又是一个苹果丰收年,看着赤城田间地头红彤彤一片,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红马甲”跟果农们一样开心。(工人日报记者康劲通讯员李旻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