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贫困迈向小康庆城县实施精准脱贫
2022/9/24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一道道山唻,一条条沟,
东山日头背到西山头。
哎嗨吆!
一队队绵羊满山沟,
一头头耕牛遍地走,
祖辈守在大山头。
一日日劳作,一年年奋斗,
浇开了遍地山丹红。
……
航拍下的庆城县太白梁乡。见习记者俄少飞
站在山梁上,望着眼前山连着山、沟连着沟的大地,沉一口丹田气,扯开嗓子,这首《庆阳人》便随着梁上刮的风在山沟间打着滚儿。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庆城县太白梁乡王渠小学校长张小明,他就出生在与太白梁邻近的桐川乡,80后的他学习音乐教育,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张小明的歌就是对这片土地的艺术表达。
庆城县,论地型地貌,山、川、塬兼有。论资源禀赋,庆城人有几多感慨:曾经,因油而兴;后来,又因油而衰。油田在的时候,它的繁华遮盖了大山褶皱里的贫困;油田机关陆续搬迁后,贫困被晾晒于阳光下。
庆城县南庄乡全貌。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年,庆城县被列入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之一。全县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贫困发生率22.16%。
扶贫脱贫,其实从未间断过。但是,年,一场向告别贫困发起最后猛攻的“精准脱贫”战略拉开序幕,数以千万计的贫困家庭被纳入国家档案和国家关怀。庆城县共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户人。
扶贫,精准施策就是路径。6年来,庆城县从寻找扶贫措施的突破口,到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思想的深化,都是一个由粗放到精准的过程。
年底,庆城县宣告:截至当年年底,庆城县累计退出贫困村51个、贫困人口人,剩余贫困人口仅户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29%。年2月28日,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庆城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
庆城县世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人将羊羔分栏饲养。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养羊记
穷则思变,这是许多不安分的人改变命运的选择。生在哪里,不能选择,只能选择穷里求生。
太白梁乡吕家塬村的马永倪就是个不怎么安分的人。
年,26岁的马永倪在村上开了个砖厂,赚了钱;年,他在冰淋岔街道上开了个五金门市,赚了钱;年,他用自己赚的钱在村上办起了养羊场,成立了昇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但情况没有朝他预想的方向发展,当年一次性购进只小尾寒羊和绒山羊,在养殖的过程中羊总是生病。年,一场羊痢疾席卷而来。马永倪眼睁睁地看着70多只羊一个个倒地而死,就像刀子从心尖上划过,马永倪这个汉子欲哭无泪。
羊只在锐减,从年的多只,卖的卖,死的死,养到年仅剩几十只。马永倪的养殖之路似乎快到头了。
航拍下的庆城县世罡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年,乡党委书记周敬祥找到马永倪,动员他参加“+”养殖扶贫模式。马永倪说:“养羊我已经没有信心了。”周书记则说:“现在扶贫的力度很大,后续的服务也到位,而你一有现成的场地,二有在失败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重新发展起来,没问题。”周书记给他谈了个条件,“你要带着贫困户一起干,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马永倪的心劲又来了,他狠下一条心,自己投资70多万元,加上政府每平方米元的补助,建起了占地多平方米的羊舍及附属设施,全乡61户贫困户以羊入股。年,合作社分批购进湖羊只。
年,马永倪的养殖事业走上了快车道。这一年,他又注册成立了尚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24户贫困户入股。这年,他给年入股的61户贫困户分红30万元;今年5月,又给贫困户分红10万元。现在,两个养殖场的羊存栏数达到多只。
是什么让马永倪的养殖之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扶贫的政策。以前的扶持也有,但政策不精准,扶持不集中。
马岭镇黄崾岘村山地苹果产业。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这个政策就是“+”扶贫模式,是庆城县驿马镇杨湾村最早开创出来的。这个模式引导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三方合作,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和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共同发展产业。
在扶持方式上,庆城县对投资万元-0万元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一次性奖补50万元;对投资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奖补万元;对新建和改建的合作社,每社补贴7万元;对“+”肉羊合作社,每带动1户贫困户奖补羊舍建设资金1万元-1.4万元,给贫困户分别扶持配股购羊资金、购羊贴息贷款1万元-2万元。
面色黝黑的董明君说起话来是个腼腆的人,笑起来眼角绽开一朵菊花。他有两个身份:马岭镇石立庙村党支部书记、马岭镇世罡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
庆城县太白梁乡王梁村村民板维田在给牛饲草。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年镇上动员发展养殖产业,摸来摸去,村上没有人承头办。村班子一杆人商议:那咱村党支部领办。年,村上流转30亩地,建起了世罡养殖专业合作社,联动54户贫困户以羊入股。当年购回基础母羊多只,去年出栏多只,毛利多万元。去年给每户贫困户分红元。今年合作社又带动全乡多户群众入社。
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通过党员“领办”,村社干部“建办”,培育了新型经营主体。
能打开贫困枷锁的,只有发展。而推动发展,首位是产业。机制活了,产业就发展起来了。“+”模式从养殖业扩展到种植业和其他特色产业。
如今,庆城县以中盛羊业公司为依托,新建改建“+”肉羊合作社81个,托管肉羊5.8万只,带动贫困户1.23万户。
航拍下的南庄乡新庄村苹果种植基地。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苹果产业以庆城县金诚果蔬有限公司为龙头,通过果园托管、就地务工等方式,累计新栽苹果树2.97万亩,果园托管亩,联建果库库容吨,带动多户贫困户增加收入。
特色产业依托大唐公司、嘉辉食品、智合农业、同泰药业等龙头企业和合作社,通过订单生产、保底收购的方式,带动4多户贫困群众种植黄花菜、白瓜子、中药材、万寿菊等,增加了收入。
“+”产业扶贫模式为我市走出了一条“精准”脱贫的实操路径。年底,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的中国改革()年会暨改革开放40年40案例高层研讨会上,庆阳市“+”产业扶贫模式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地方改革创新40案例之一。
航拍下的南庄乡新庄村苹果种植基地。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搬迁记
太白梁乡吴家岔村。
村民马杰坐在自家宽敞的院落里,习习凉风从塬边吹过。靠崖面有三孔窑洞,侧面是三大间崭新的砖瓦房。
别看他面对大家满脸憨厚的笑,其实他是个“犟人”。
他家的窑洞年久失修,居住已经有了潜在的风险,尤其是中间的那孔窑,窑顶上有了裂缝。
危窑改造有资金扶持,每户建三间砖瓦房补助2万元。村干部上门四五次,他就是不愿意建房。
去年的一个夜晚,窑顶塌了,他被砸骨折了,儿子医院治疗。第二天,医院看望,这次他终于点头同意。
“政府不光给我帮扶资金,村干部还来帮我盖房。”现在,马杰由衷地感激。
航拍下的庆城县南庄乡全貌。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与马杰不同的是,南庄乡何塬村的贫困户张永平却一直紧盯着村上的政策。他想从沟边的窑洞里搬出来,但前几年儿子摔伤了,看病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
年,村上要建美丽乡村,规划建设54户新居,他第一个报了名。政府给他贷到了14万元贴息贷款,补助了1.41万元住房补贴。建房的时候,他常常心热地去看看:房子风格是徽派的,青瓦白墙,门楼是古香古色的,54户人家建得错落有致,中间规划着广场、小公园。“这不是让我们从农民变成市民了吗?”张永平常常这样想。
去年,张永平和其他村民陆陆续续把房子装修得阔阔气气,喜迁新居。他现在扳着手指头一算,自己流转了十几亩土地,外出打工的亲戚又让他代管了一些土地,“栽了18亩苹果树,种了8亩万寿菊和20亩玉米,其他土地种一些秋粮。一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张永平笑呵呵地说。
“喝黄酒哎唱道情,把历朝历代的古今讲一讲,好酒出在马岭沟,周秦汉皇喝不够……”马岭镇宗顾村的陈世茗在马岭黄酒古镇上经营着卖黄酒的门面,他平时喜欢唱唱小曲。从宗顾村搬到后湾组的集中易地搬迁安置点后,陈世茗一家的生活就彻底变了样。
航拍下庆城县太白梁乡境内的国道。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原来在山区,立地条件差,行路、吃水、用电都不方便。现在镇上建黄酒古镇,我们这些搬迁户可以经营黄酒、农家乐赚钱。”
庆城县马岭镇利用悠久的黄酒文化和长庆油田遗留的油田文化,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与四川恒铭房地产开发公司、兰州海昌集团和陕西袁家村等深度合作,投资4.8亿元建成占地亩的马岭黄酒古镇。
建设中的马岭黄酒古镇。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对全镇的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根据原居住地立地条件差、产业发展难的现状,在征求村民同意的基础上,实施了易地搬迁工程,易地搬迁工程就建在黄酒古镇上,搬迁户的后续产业发展问题迎刃而解。
安居才能乐业,有业才能兴家。截至年底,庆城县完成危房危窑改造户。在实施过程中,为每个建房户提供期限10年的贴息贷款。针对农村孤寡老人、全家智障、全家残疾等弱势群体的住房安全困难,筹集涉农资金万元,对户弱势群体实施兜底建房,彻底解决了弱势人群的住房安全问题。
庆城县南庄乡六寸塬村庆城县耀鑫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在打扫羊舍。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扶志记
在精准脱贫开发搭起的舞台上,梦想,是属于每个人的;未来,都是彩色的。
“那年我出了事故,身体高位截瘫,当时都不想活了。”南庄乡六村塬村大岔组的李聪眼神黯淡了一下,旋即笑了,“现在扶贫政策好,没有放弃像我这样的特殊群体。我的10只羊入股到乡里的合作社,我家就有了稳定收入。”
今年4月,68岁的李聪披红戴花,以全乡残疾人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入股分红大会,分到了2元。
李聪加入的是庆城县耀鑫养殖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社不仅联了65户贫困户,还联了23户残疾户。
后湾文明家风长廊。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有志就要有智。说通俗一点就是要“换脑子”。年9月,市农机中心的惠曌华来太白梁乡吴家岔村驻村时,村干部正和村民为良田里种不种草闹得不可开交。
村干部动员村民种草,村民们不接受。惠曌华一拍桌子:“走,我带你们到环县曲子看看去!”
环县曲子西沟村是他们单位的业务指导村,这几年群众把原来种小麦的川台地全部种成紫花苜蓿,收入是以前的三倍。
惠曌华分两次带60多位村民去考察。回来后大家的思路变了,留下口粮田,其余的全部用来种草。
年,全村种草多亩,到今年,全村种草面积已达多亩。
扶贫,资金的投入很重要,信息、资源、人力的因素也极其重要。
庆城县南庄乡六村塬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锋为村民戴草帽。见习记者俄少飞摄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庆城县组建了51个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驻村队员人,全县共有省市县个单位名干部帮扶1.3万户贫困户。
去年,我市进一步加强与天津市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合作,庆城县与天津南开区结成了对子。
庆城县南庄乡六村塬村村民李进有和他的家人在苹果园里除草。见习记者俄少飞
短短半年多时间,庆城县已累计争取天津帮扶资金万元,安排实施产业培育、就业扶贫、贫困村整体提升等项目36个。先后选派10名干部到南开区挂职锻炼,选派23名教学骨干、43名基层医务工作人员赴南开区跟岗学习。引进天津籍2家民营企业在庆城落地,援建“扶贫车间”2个。27家企业与庆城县28个贫困村签订了帮扶协议,2家医院与县上2家医院结成了帮扶对子,南开区19所学校与庆城县26所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累计落实帮扶资金多万元……
智力和人力的大融汇、信息和资源的大对接让庆城县焕发出勃勃生机,也诠释着“精准”二字的内涵。
精准脱贫,是一场让每个家庭不掉队的工程,也是每个人追逐梦想的机遇。
作者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