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上的周文化不窋城的建立

2025/1/15 来源:不详

谈起黄土高原上的周文化,不得不说起不窋城。而不窋城即今天的庆城县老城区。这是一座神奇的古城,据说城池会随着河水的涨落而高低变化,城池永远不会被淹没。那么这座城池是怎么来的呢?不窋城的南大门嘉会门(重修后)《史记·周本纪》:“稷卒,子不窋立。不窋末年,夏后氏政衰,去稷不务,不窋以失其官而饹戎狄之间。”原来不窋在后稷去世以后,由于政治腐败混乱,不仅丢了农官,还率领族人开始西迁,到达今天的庆城。周人也因此脱离了夏王朝的统治,为周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嘉会门两侧的土城墩原为不窋城的一部分不窋率族人到达庆城时,处在戎狄部落的包围之中。环境险恶。于是削土筑成。开始定居。周人选择了现在庆城县。环江与柔远河交汇的北面台地。背靠高原,三面环水,易守难攻,建立了巩固的立足点。这就是不窋城。庆城县博物馆不窋城模型不窋城三面环水,据说水涨城高,永远不会被水淹没,成了天然的防御地点。周人依靠不窋城。即可以抵挡戎狄部落的骚扰,有可安心发展农业。为周人的发展壮大积累了原始的资本。周先祖不窋长眠之地——周祖陵国家森林不窋城里的周人,为了取水方便。在东城墙处向下挖一地道,用于取水。该洞直通柔远河,即今天的鹅池洞。至今还流传着:“鹅池担水不用舀”的俗语。这样既方便了取水,也避免了被戎狄部落围城时用水困难。鹅池洞不窋城的另一处神奇之处在于“石头垒墙墙不倒”。至今靠河的部分庆城人在垒猪圈、墙体时,都沿用用石头垒的方式。不仅美观,而且不易坍塌,是不是很环保呢?石头垒墙不窋城的选址是也是庆阳这一名称的来历。古人以“山南水北谓之阳”,而不窋城正好位于环江与柔远河交汇的北面三角形台地。故曰“阳”。为什么前面要加“庆”字呢?原因是北宋时,这里曾设置环庆路。后来不窋城的所在地就叫做庆阳。年。庆阳改名为庆城县。庆阳的名称用于旧西峰市,即今天的庆阳市。好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至此,明天再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