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玄马镇桑梨塬的由来与传说

2022/8/26 来源:不详

北京扁平疣防治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210127/8629850.html

庆阳市庆城县玄马镇有个行政村叫桑梨塬。这个村距玄马镇政府17.5公里左右,坐落在镇政府的西北塬头上,塬地平坦,村民们勤劳善良好客。这个村大部分村民都姓盖,但他们都把盖叫郭,当你问他们贵姓时,他们都说“姓郭”,但你书写成郭字时,他们又都说:“字写得不对”。他们又改写为盖字。他们说:“郭(锅)是盖,盖是郭,郭盖不分。”当你又问“这是为什么时?”老支书盖永春露出他那满嘴的金牙,微笑着叙说了这个“郭、盖不分的来历。

大约在周懒王时期,一位姓盖的朝官,因为触犯了圣上,圣上大怒,传谕要抄斩他家,还要株连在京城的盖姓户族,朝官的老母听完谕旨,转入内堂,将刚出生未过百天的小曾孙,急忙放在铁锅里,盖上了锅盖。然后,出堂与家人一齐被斩。户族们很害怕,当朝廷寻查问姓时,他们都说姓郭。他们利用隐瞒姓氏,掩盖了寻查,逃避了被株连的命运。家族们的幸存者,带上朝官家的那个小孙子,隐姓埋名逃离京城,来到了桑梨塬,并且对外讲,他们都姓郭。后来,那个被他曾祖母盖在锅盖下而免遭诛戮的孩子长大成人,考上状元,正式宣布本族念盖为郭。直到今天,他们的后嗣也仍把盖叫郭,这就是郭盖不分的由来。

为什么这个地方又叫桑梨塬呢?这其中也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却说盖姓家族们来到这块小平塬上,栽桑种田,植果牧羊,日子过得很殷实。到了周懒王坐庆阳时,盖姓家族中有个年轻人,聪明伶俐,在桑树上试嫁接梨花,取得了成功。三年后,绚烂的桑梨花开满枝头,春风吹拂,桑梨花味芳香扑鼻,香气袭人。到了秋天,梨果累累,个大雪白,鲜嫩可口,香味满园,使人馋涎欲滴。这种桑梨十分奇特,据说十里开外都能闻见香味,入口之后回味无穷。每逢中秋佳节,这个年轻人就与父老乡亲们围坐在一起,赏月品梨。

有一年,正值桑梨源的丰收时节,做王手下的一个大臣来乡下催税征徭。走进川口,桑梨的香味便钻人他的鼻窍,使他直流口水,闻香口馋难忍。决定寻个究竟。便撅着鼻子,闻着香味来到了这棵桑梨树下。他瞧见雪白透亮、又大又嫩的桑梨,就再也按捺不住腹中的馋虫。他和随从们也顾不上身份,扑上前去,抓起来就狠命地往嘴里塞。吃上一个不解馋,再吃一个,又不解馋,一直吃得挺起了肚皮才罢休。

这个大臣回朝后,就把乡下桑梨多么香甜美味向懒王呈述了一遍,又把带回的几枚桑梨贡献给懒王。懒王品尝后,封其为御贡品,每年中秋佳节供奉朝廷御用,并传旨每春开花之际,朝廷派臣清点花数,中秋节时,按清点的花数交贡,少一只梨,以人头相抵。这下可吓坏了年轻人,要怎么办呢?年轻人闷闷不乐,愁眉不展地守在桑梨树下。他父亲来到了身边,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娃呀!事到如今,咱们只好那么办了……”年轻人有气无力地点了点头。

从此,年轻人的父亲就在离这棵桑梨树不远的沟崖下挖隧洞。挖了三年又六个月,隧洞终于挖到了这棵树下,使树根悬露在空,断去了水分和养料,没过一个月,这棵桑梨树的叶子就由绿变黄,开始落叶,既而梨子下落,主干枯竭,这棵桑梨树就死去了。至此,树主人的灾难也就随之结束了。

人们为了纪念这件令人难过的往事,把这个塬的名字改成了桑梨塬。新时代的桑梨塬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想,勤劳、善良而有朴实的(郭)盖姓村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奔向小康社会,建设着他们这块有着古老而又神奇传说的家园,日子过得很殷实,很实在。

庆城县乡贤文化研究会供稿文/朱世武何得鉎图/周著铭校稿:石相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