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红色故事61丨劳动英雄木奖匾

2022/11/17 来源:不详

此文物是中华民国三十二年(年)“劳动英雄”木奖匾。该木奖匾长厘米、宽厘米、厚3厘米、重25.3千克,通体由三块长板组装而成,匾正面刻原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区委书记马文瑞题写的行楷47字,字以红漆饰填,其它部分施以黑漆,整匾靠边沿处以红色油漆勾画出二条抹角方形线条。其字文为:“时在:中华民国三十二年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首届生产展览会赠给生产模范首席张正才同志‘劳动英雄’马文瑞题”。上世纪80年代,这块奖匾曾被庆阳电影院职工用作床板,博物馆工作人员发现后用一块新床板换回并收藏。一级文物,现收藏于庆城县博物馆。

全面抗战爆发后,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来源主要是依靠外援,而边区各部门的用粮来源于征粮和边区政府拨款采购。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后,日本开始改变其侵华政策,逐步将其主要的侵华军事力量转向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几乎与此同时,国民党也开始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封锁。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后,国民党不断向陕甘宁边区周围增加兵力,并不断制造摩擦事件。年至年,国民党顽固派在陕甘宁边区周围制造了大小几十次军事摩擦事件,同时又在进出边区的大小路口设立哨卡,严密监控,切断了边区同外界的一切联系,并采取各种办法干扰和破坏边区的财政经济。他们不准边区的农副产品向外输出;又以法令禁止国统区的物资,特别是棉花、布匹、粮食、药品、火柴、电讯器材等物资进入边区,违者以“走私”论罪,物资没收,货主法办。国民党还在边区附近组织边币与法币兑换的黑市,利用兑换差价影响边区的物价,引诱走私,扰乱金融市场,破坏边区财政。年10月,国民党政府停发了八路军军饷,同时实行断邮,其他外援也无法汇兑,外援几乎全部断绝。尽管财政遇到严重困难,但边区的负担仍然猛增,支出大幅增加。国民党统治区许多人因受国民党当局迫害来到边区;各解放区的干部也陆续来到延安参加整风学习;为保卫边区,中央不得不陆续从前方调回一批部队,这样就使边区脱离生产的人员大量增加。年到年,边区又遇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年的灾情最为严重,致使当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群众生活艰难至极,边区粮食供应陷入极大的紧张和恐慌。

同志回顾当时困难状况时曾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在这种客观形势下,大生产已是边区军民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已经成为关乎抗日战争乃至革命前途的重要环节。边区各党政机关、军队、学校积极响应中央关于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纷纷开展自给自足运动。在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张振财等一批劳动英雄涌现出来。

张振财积极响应陕甘宁边区政府“大生产运动”号召,人挖畜耕,10天开荒25亩,加上历年所开荒地,全家种地98亩,当年收获粮食27石。同时与村民办起合作社,利用农闲时间,到盐池驮盐赚钱;还经常给村上困难户借粮、借工具、借牲口,帮助邻里种地干活,受到群众称赞。县政府为了表彰张振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奖给其耕牛1头。县委书记高伯祥在《解放日报》以《开荒英雄一张振财》为题撰文,介绍了其模范事迹。年3月,张振财带头在本村组织了变工队,被推选为队长,当年就使变工队各户共收获粮食石,比上年增加石,做到了“耕二余一”。张振财的勤劳能干让一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同时也带动同村乃至同乡的农民积极生产。在张振财的带领下,城壕村的植树造林、扫除文盲、优待抗属工属、改造教育“二流子”和支前、通讯、站哨、防奸等工作都相当出色。由于其表现突出,张振财本人被评为华池县劳动英雄,随后在华池县所属的陇东分区开展的全区首届生产展览及劳动英雄大会中,再次被评为“劳动英雄”,除和代表们一同佩戴大红花外,还特别获得了时任地委书记马文瑞同志亲笔题写木制“劳动英雄”匾额一块。会后,由于交通条件所限,大型木匾一时不便带回家,张振财便将其暂时寄放在礼堂附近的居民家中。后因种种原因,使他终生再未能取回。

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陕甘宁边区在延安举行生产展览的同时,召开了第一届劳动英雄大会。在此次大会上,作了著名的《组织起来》的讲话。张振财作为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劳动英雄”代表参加此次大会,并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12月9日又召集吴满有、申长林、孙万福、张振财、石明德、刘玉厚等17位劳动英雄座谈生产经验。并奖励他3万元(边币)。

年12月21日至年1月14日,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即边区群英会在边区参议会礼堂隆重召开。出席会议的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代表人,各界来宾五六百人。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致开幕词,朱德、李鼎铭、安文钦等分别讲话。年1月10日,在群英会上发表《两三年内完全学会经济工作》的演讲(编入《选集》时改名《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总结了劳动模范的“带头、骨干、桥梁”三大作用。张振财再次被评为特等劳动英雄,并获8万元(边币)奖励。

“劳动英雄”匾作为一级文物,是在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遗留下的具有重要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的物品。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为表彰劳动英雄而制作的特殊奖品,“劳动英雄”匾为我们生动还原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和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面貌,再现了革命战争年代,在带领下的劳苦大众,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而开展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大生产运动。“劳动英雄”匾所代表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顽强不屈的革命精神,是激励我们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的精神食粮。它的传承,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也有利于我们创造出更为辉煌的物质和精神文明。

(甘肃省文物局)

作者/来源:甘肃文物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2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