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周祖山游览随笔
2024/12/30 来源:不详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pf.39.net/bdfyy/dbfzl/241223/w2uu93v.html
流水之年,流火之月,在不惑与空灵弥漫整个情绪时,便有了相邀同学好友结伴郊游的念想。于是,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仲夏清晨,前去庆城周祖山,拜谒周祖陵,感受岐伯文化。
山不算高,岐伯胜景位于周祖陵山下的半山腰。当你从山底盘旋而上,即可到达景区。有一条象征七十二福地的天梯道,十分陡峭,游人需手扶铁链,小心谨慎,方能拾阶攀援而上。回首惊心,如临绝涧,平添了登山情趣。拾级而上,处处便蕴藏着黄帝内经为主的岐伯文化色彩,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当然,也掺杂了当地人文景观。苍山翠柏,鸟语花香,一片葱茏,大家兴致极高,品古论今,喜逐颜开,难免催生心旷神怡之感。
据说新近有资料表明,岐伯为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人。如清·乾隆年间《庆阳县志·人物》记载:“岐伯,北地人,生而精明,精医术脉理,黄帝以师事之,著《内经》行于世,为医书之祖。”岐伯从小善于思考,有远大的志向,喜欢观察日月星辰、风土寒暑、山川草木等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还懂音乐,会做乐器,测量日影,多才多艺,才智过人。后见许多百姓死于疾病,便立志学医,四处寻访良师益友,精于医术脉理,遂成为名震一时的医生。黄帝为疗救民疾,尊他为老师,一起研讨医学问题,《黄帝内经》多数内容即以他与黄帝答问的体裁写成。所以,记载“岐伯”的最早的文献是《黄帝内经》。后人为了纪念他们所做的贡献,专门修建了岐伯庙。如《庆阳县志·坛庙》载:“岐伯庙,在县城南。”据《辞海》说:北地,郡名,战国秦置。泊所在义渠,西汉移治马岭(今甘肃庆阳西北)。岐伯又尊称为岐天师,意为懂得修养天真的先知先觉。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一:“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者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伯曰天师。”
传说也好,考证也罢,歧伯文化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科学的充分尊重让现实中的人们敬仰之至,庆城人民精心打造的岐伯故里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景观,不仅激发起每位游客产生时光倒流的思古之感、同时唤起了对人们对生存、生活、生命的全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