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端午,我们陪您一起过
2022/6/24 来源:不详感恩·端午
欣然端午节粽香飘满城艾叶寄思托情谊悠绵长岐黄故里行药灸伴养生香包身边配愿君多安康
浓情端午节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在庆阳这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老大地上,人们把端午节又叫“香包节”,因为在这里香包既是定情物,又是精神寄托,寓意祈求幸福。
(李世栋摄)香包
有着历史文化名城著称的庆城,以香包刺绣为代表的民间民俗文化早已根植于这里淳朴勤劳的女性手中,在这个浓情节日里更是增添无限暖意,成为宣传庆城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小香包已经变成了庆城老百姓致富的大产业。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俗称"绌绌"、"耍活",是劳动妇女寄托希望、祈祷幸福的产物。庆阳香包的历史已有千年。
6月4日在庆阳大明宫·嘉鑫国际建材家居城广场举行第十七届庆阳端午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
刺绣
庆阳刺绣是一种做工精美、极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它凝聚着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心血,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创造力。
剪纸
庆阳剪纸,俗称"窗花"。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又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
妇联送祝福
为弘扬传统艺术、发扬地方民俗特色,庆城县妇联一直在努力。近几年不仅对香包刺绣产业进行大力宣传报道,同时定期举办巧手培训班,帮助更多妇女用勤劳的双手实现家门口创业致富梦。今后县妇联将继续紧盯香包刺绣产业,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主要对象,采取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的方式,帮助她们掌握手工编织技能,实现稳定就业、稳定增收,为全县稳定脱贫添砖加瓦。
巧手移动车间巧手扶贫车间端
午
节
安
康
幕后团队
本期作者:李娜
本期编辑:王柔娜
责任编辑:徐静
这是一个有温度的平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