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社会救助兜牢底线保民生
2023/1/10 来源:不详庆阳广播电视台/看清(记者:左甲历)庆阳市按照省、市关于脱贫攻坚冲刺清零筛查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弱有所扶”保障措施,将社会救助的温暖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让更多的困难群众生活得有尊严、更幸福。
43岁的张海丽是西峰区肖金镇肖金村村民,家中两位老人都已年过古稀,孩子正在上学,家里的所有收入主要靠她与老公外出打工和种植几亩薄田。年的一次意外让她腰部受伤,经鉴定为一级残疾。去年,她家被纳入了二类低保对象;同年4月,民政工作人员还给她办理了残疾人证。
在积极发挥社会救助资金民生保障作用的同时,我市还切实发挥好“兜底扶贫”这一“政策性脱贫”的作用。西峰区肖金镇肖金村村民芮瑞一家是年的精准扶贫户。去年,她丈夫因病去世,家庭失去了主要经济支柱;7月,她不慎脊椎受伤。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民政工作人员把她家原来的三类低保调整为二类。
为了充分发挥“低保”的民生保障作用,我市推动完善农村低保兜底保障政策,实现了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并对全市建档立卡对象、农村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进行全面入户排查,做到精准保障,让民政政策真正惠及所需群众。
同时,针对全市名特困救助供养人员的生活保障问题,我市加快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建设步伐,持续增强集中供养保障能力。在庆城县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居住着全县的名特困供养老人。实行集中供养后,老人们的住房、饮食、医疗等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
我市始终把保障和改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放在民生工作和社会工作的重要位置,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各项社会救助政策,通过加大人员、基础、资金、平台等服务保障力度,编牢织密困难群众社会救助安全网,保障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5月底,全市保障农村低保对象超过19万人,其中兜底保障对象6.3万人;全市特困供养人员人,年供养标准达到元;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人数4万余人。
总监制:缪中发
监制:慕彬王俭
责编:邵勇瑊编辑: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