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城县博物馆精品文物明故李母高氏之圹志
2024/12/18 来源:不详<该墓志是李梦阳为其母撰写的墓志,分志石、志盖两方,长、宽各均为52cm。志盖篆文“明故李母高氏之圹志”,志石以小楷竖行刻写,全文字。出土于庆城十里坪行政村,年收藏于庆城县博物馆。
李梦阳(-),字献吉,又字天赐,号空同子,庆城县人,是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的倡导者,“七才子”之一;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铁骨铮铮的硬汉子,他为官清正,同情人民疾苦,刚正不阿,敢于同权贵、宦官作斗争,因而五次被诬陷下狱,九死一生,仍坚贞不屈,与恶势力斗争,这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
碑文
先妣姓高氏,庆阳安化之赤城里人,世德朴信力农事。我外大父讳成,娶刘氏。正统庚申五月丙子日,我先妣生焉。襁褓许李氏,二十有一归我家君。大人名正,字惟中。后十五年,家君得训导,随任之阜平。又七年,升周府封丘王教授,随在汴。弘治癸丑八月二十九日,卒于京师官邸,寿止五十四。性重厚端淑,明敏识事。于归不及舅氏,我家中衰,处之如固有。其事我先祖妣,相我家君力学,交娣姒,修内职,无不尽善,家道盖駸乎振作矣。比从游仕以勤慎率人,虽闺门严畏,仆妾奉命,而慈爱荡然,闻谈穷困流落者,痛加怜惜,恨莫能助,饮食赢余必给丐者。先仲父有子曰孟春,两岁失怙,恃取抚为己子,俾成立有室。女奴既长,则置箱奁以嫁之。故家君仁厚之德,特介之节,人谓得内助焉。教子弟随事戒谕,与严师比。弘治壬子,梦阳竟赖发陕西乡解,癸丑登毛澄榜进士,被留。家君尤手示敬君处人之宜,曰:“此我之意,亦汝母之意,不可忽也。”梦阳去膝下既久,先妣苦思一见,是岁六月,拿舟至京师,意倚慈训,用图报忠万一,无何天宥顽恶,不夺之寿,而祸我所恃矣。自途中遘疾,几百日医虽罔,却而拳拳以命,自处分嘱后事,若有所前知者,梦阳泣涕请,,惟曰:“忠孝不两尽,汝竭力事汝君,吾目瞑矣。”子三:长孟和,义官;次梦阳、次孟章;女三:一适曹经,一适王玺,一先夭。孙男四:曰根、曰木、曰枝、亲见其长曰叶,但见其生属纩,时梦阳与幼子枝在左右,敛后一日,孟和兄奔始至。家君与诸孙在汴,诸女、诸外孙在庆阳。呜呼!痛哉!梦阳等攀号哀苦,舆衬至汴,衰贫莫济,后二年乙卯春三月,始得西还故里,秋七月壬午朔,始安厝于庆阳之南向十里铺西原。呜呼!身负淑德而中道殒摧,家隔关山而魂气以之视天。梦梦一至此雪邪,而致之者谁之罪也,滥有一官而褒宠不逮,又不克速葬而虞焉。兹地永安,兹石不朽,兹恨则与天悠久也。
大明弘治乙卯正月十五日镌石
盖篆“明故李母高氏之圹志”
原标题:《庆城县博物馆精品文物|明故李母高氏之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