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防汛救灾的橙色堡垒庆阳市森林

2023/2/22 来源:不详

道路被毁,电力、供水、通信一度中断,临河的房屋倒塌……面对一场罕见的雨情、汛情和灾情,在庆城县翟家河乡抢险救灾现场,活跃着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防汛救援“铁军”——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他们在救灾一线筑起一道道牢不可摧的“橙色堡垒”,守护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和蓝天救援队救援人员将被困老人用担架转移至救护车。

闻“汛”而动

7月15日凌晨,暴雨袭来。庆城县翟家河乡短时间内累计降雨量达.1毫米,成为全市暴雨的中心,其他县(区)也不同程度遭受洪涝灾害。15日凌晨5点,市森林消防大队接到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要求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出发支援灾区。市森林消防大队紧急吹响防汛救灾“集结号”,成立75人的抢险救灾队,配备9辆车、4艘舟艇、1台智能遥控机器人、救生圈、激流救生衣、绳索等共计余件救援装备,确保随时“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15日下午4点16分,是西峰城区雨势最急的时候,我们出发前往庆城县。”市森林消防大队四中队指导员胡明慧说。一路上,雨一直在下,进入庆城县境内,路面淤泥堆积、下水道冒水、道路塌方……形势比想象的要严重很多。在行进的途中,市森林消防大队收到了前往受灾最严重的翟家河乡参加防汛救援的任务。15日傍晚6点50分左右,救援队伍到达翟家河乡。当时,强降雨已导致翟家河乡断电断网,部分村组之间联系中断,村民受灾情况不明。市森林消防大队大队长张继库说,由于积水较深、水流湍急、地势复杂,他们确定了“消地联动、分片展开,人装结合、分组搜救”的作战方案,将救援人员分为6个小组,分别前往路家掌村、店户村、程家河村、胡家岭村、梨树渠村、共和村6个村,挨家挨户排查灾情情况,帮助群众转移。

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和蓝天救援队救援人员转移受伤群众。

迅速排查

7月15日晚10点,消防救援人员携带手电筒、卫星电话、救生衣、安全绳索、药品等救援装备,在当地向导、公安民警的带领下开始入户排查。由于多处进村道路被山洪冲毁,车辆无法正常通行,消防救援人员只能徒步进行排查。“村民居住的比较分散,再加上夜间行进,给排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市森林消防大队四中队队员田彦强说,“有几次我们行进了一半,发现原有的小路也被大雨冲毁,就又要绕道前行。”路家掌村是距离翟家河乡政府最远的一个村,村上有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为确保老人的安全,救援小组蹚着没过脚踝的淤泥,绕路1个多小时,才到达老人的家中。救援人员对其家里进行了全面排查,确定没有安全隐患后,才放心地原路返回。“我们小组累计夜间行进10余公里,排查居民30户,发现坍塌窑洞5处、被砸死或砸伤家畜7头、道路严重损毁20余处。”市森林消防大队三中队一班班长郭恩说。排查工作一直持续到7月16日早上8点,市森林消防大队救援人员共摸排户人,这为指挥部了解灾区实际情况、开展后续救援提供了翔实、可靠的信息。

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救援人员用橡皮艇转移被困群众。

紧急救援

7月16日上午8点,救援队员排查至店户村时,发现暴雨致河水上涨,水流湍急,山下桥梁被冲毁,居住在河对岸半山腰的10余户群众,窑洞塌方,还有山体滑坡的危险,如果不及时撤离,后果不堪设想。担负救灾任务的三中队、四中队,经过救援前的侦查,决定用冲锋舟,分批次转移被困群众。方案确定后,大家争分夺秒为村民穿戴好水域救援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在波涛汹涌的河上架通了一条可以通行的“生命通道”,将被困群众送至安全地带。9点左右,附近一村民称其80岁的老母亲行动不便,需要及时转移。张继库和救援人员反复论证救援方案,决定采取跨河流搭建绳索,横渡救援的方案。消防救援人员在河谷两岸仔细寻找用于固定锚点的大树,建立30米的绳索通道,安装好牵引绳和滑轮,并由一名消防员先行横渡,确保万无一失,随后将老人固定在担架上,将其从跨度10米的洪流上空安全转移。时间就是生命,早一秒开展救援就能早一秒解救受困群众。连续2天的高强度排查、救援,全队累计紧急转移群众60多人,挨家挨户劝离群众20多人,帮助12户群众安全转移物资。(本文图片均由庆阳市森林消防大队提供)

作者丨陇东报全媒体记者路世玲

发布丨马瑶

审核丨郝芳

新闻广告热线丨-5926120-

点分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36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