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窋,不曾磨灭的灯澎湃在线
2025/1/7 来源:不详根治白癜风的偏方 https://m.39.net/pf/a_4792653.html<马莲河绕东山东山葬不窋
大水过后,谁也遮不住涌动的光芒
教民稼穑、朴素本分的农夫
勤勉执著、开拓创新的农夫
与峦、与塬、与沟、与岭
与山、与自然弥合连接的农夫
殷商弃农不务,统帅族人自邰北迁的农夫
开辟田地疏通河道的农夫
除芜杂疏耕地播种和收获的农夫
上接天意下接民心的农夫
榛莽丛生里大山无量人迹罕至的戎狄之间
三千年前的北豳庆城
肆虐的虫害令人难以入眠
饥饿像闪电击打着果腹的粟米
嚣张的野兽让胆战心惊的人魂不守舍
凶险的尖刀刺扎着喉管追杀着踉跄的脚步
求生坚守的时光之音啊
像朝圣的路一样漫长和美好
勘地形筑窑洞养五畜育家禽
农耕的火焰在北荒遍地开花
洪荒之上凤羽再次翔舞九天
收获梧桐树上的幸福
桃花蕊里孕育出女人、爱情
黄土地孕育出舌尖上妖娆的生活
时光如刀割开山梁
山川衔着日月拥抱野草的灰烬
落日狂奔,奔跑的风像牛
尾巴上跳跃的红,燃亮针尖上的火焰
一抹诗经里的余晖
把远眺的目光铺向灿烂的五谷
袅袅的炊烟上,复活一个鲜亮的古国
匍匐的双膝跪伏满眼的金黄
祭献的烟花绽放辽阔的美和颂歌
温润在世代轮回的路上
不曾磨灭的灯,千秋万代
注:
不窋:夏朝时期周部族首领,其先祖为夏启农官,时称后稷(jì)。
他袭父职,继任农官,时太康德衰,诸侯叛之,致使朝纲大乱。他遂失官,率部族奔庆阳一带。到此后,以庆阳为根据地,开始了先周早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活动。
他教民改地穴式居住为窑洞,重农耕,种庄稼,还提倡养猪、养牛、养鹅,植树种花,为庆阳早期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保证部落安全,他经详细勘察,修建了不窋城(今庆城县城)。故城遗址在今庆城县城东南3里处。县城东山为不窋当年居住地。他死后,葬于庆城县帽盒山巅。其后,历代为之立碑。
说到周祖陵,也许会有人疑惑,周朝的始祖不是叫"后稷"么,那么周祖"不窋"又是谁呢?
其实,不窋便是"后稷"的儿子,这还得从后稷的故事讲起,相传有邰氏部族有个叫姜嫄的少女在野外郊游,途中看到一个硕大的脚印,一时好奇便在脚印之上踩上一脚,谁成想这一脚踩下去便受孕生下一男婴,未婚先孕当然不好了,于是,家人瞒着姜嫄偷偷将男婴遗弃,可是,无论丢到哪里,男婴都有鸟兽为其遮风挡雨,众人惊奇,奉之为神,遂迎之回家,因被数次弃之,所以名之为"弃"。
弃的母亲姜嫄踩的脚印便是五帝之一的"帝喾(kù)"留下的,因在天山巡游看到姜媛活泼貌美,心中喜爱,便留下脚印,于是便有了后来神奇之子-弃,弃年少时便表现出杰出的稼穑(jiàsè)之术,成人后,帝尧便请他作"稷",专门负责农事工作,舜时,被封为"邰"地之主。
稷去世后,不窋继位为稷,继续负责农事直到晚年,而此时的夏后不重农事,不窋因此丢官流浪到了戎狄之地,也就是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境内,不窋死后便葬在庆城境内的东山之巅,而不窋的后世子孙也都继续进行着农业生产活动直到周文王、武王的崛起,因此,可以说庆阳是周朝事业的酝酿隆兴之地,也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点击查看往期精选
一座城一首歌·合水《大美合水》
一座城一首歌·庆城《五谷杂粮》
一座城一首歌·镇原《梦中家园》
原标题:《不窋,不曾磨灭的灯》